1、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目前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通信工程专业进入全国17.1%。
本专业面向国防工业和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人文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通信与信息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和信息感知与处理等专业知识,能够在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中通信设备制造与研发、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移动通信、网络化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维护、系统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2、教学条件
学科平台:控制理论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陕西省自主系统与智能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学平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和电子信息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资源:数字电子技术等国家一流课程2门,数字信号处理等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项,校级虚拟仿真项目5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教学团队80%以上人员具有企业工程实践或从事相关工作经历。
3、学科特色
在“厚基础,重实践,宽专业,强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兵工科研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融合,形成“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特色方向如下:
通感一体化技术:研究通感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在国防科研项目及国基金项目资助下,在系统建模与仿真、目标特性分析、先进传感器、数据融合等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
智能感知与移动互联:研究智能感知与移动互联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在中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资助下,在冻土地温远程监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低温、微功耗、GSM-R网络通信等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人工智能与无线通信:在国家重点研发及国基金项目资助下,开展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通信、可见光通信与组网、无线通信协议及信息传输安全、室内位置感知等方向的研究。
4、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工程图学基础
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电子技术(国家级一流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省级一流课程)
专业核心课:现代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双语)、通信电子线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
5、就业及升学深造
毕业生能够在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中通信设备制造与研发、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移动通信、网络化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维护、系统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毕业生就业面广,签约大唐电信、烽火电子、中国电信、三星半导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的毕业生有较大比例。
同时,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控制理论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攻读学术性或专业型硕士学位。近年来,本专业考研率约20%。
6、优秀校友
➢ 谢永斌:82级,973首席科学家,陕西省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任佳:2000级,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 王磊:2006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测评中心科技金融实验室主管
➢ 王欢:2012级,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电室的总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