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延安去!”
一声呼唤,一种向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15日至16日,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织近50名团学与研究生骨干,怀揣着敬仰与求索之心,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研学活动。辅导员王辛、郜辉、于璐带队出行。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寻根之旅”。
旧址寻踪,触摸历史的脉搏

跟随着青春的队伍,先后走进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凤凰山。斑驳的窑洞、简朴的青砖灰瓦、静谧的石桌……这里的每一处旧址,都曾是照亮中国前行的思想灯塔。

学子们在先辈们曾运筹帷幄、著书立说的旧居前驻足,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光芒万丈的岁月。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从这些平凡的窑洞里,生发出了“延安作风”,铸就了民族解放的精神长城。于困境中坚守初心,于平凡中彰显伟大,这份力量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同学。
精神溯源,对话初心的力量

在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碑前,大家久久伫立。聆听英雄事迹,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誓言在上空回荡,将先辈的奉献初心与吾辈的青春担当紧密相连。

夜晚,一场震撼人心的红秀《延安 延安》,让大家“穿越”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生动再现了军民同心、开垦南泥湾、奔赴前线的壮阔图景,让延安精神的鲜活内核直击人心。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历史在此变得无比清晰。从长征胜利到抗战部署,从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大……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系统梳理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让大家对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时间虽短,精神永恒。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本次圣地之行,为青春注入了最坚定的信仰力量!西安工大电信学子在延安的红色土地上,完成了与历史的对话,读懂了历史,坚定了信仰,明确了担当。延安精神,已深深融入青春血脉,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新的征程,已然启程!
文:王辛
图:陈贤哲
审核:王利军